洞察觀點

如何開始敏捷開發流程?

隨著敏捷開發(Agile)越來越流行,許多企業團隊都想導入這個流程。首先我們要知道敏捷的最高目標,是透過儘早和持續地交付有價值的成果來滿足客戶。

敏捷開發的計畫是可調整的,並非像以往的開發過程中,由需求分析、設計、開發、測試、交付等步驟組成,每一個階段都是有計劃地進行,一個階段結束便開始下一個階段。而敏捷開發中只有一次一次的迭代,小版本的發布,根據客戶反饋隨時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

▍開始使用敏捷開發應該採取的5個步驟:

1. 選擇你的項目和團隊

2. 準備你的敏捷積壓(項目清單)

3. 選擇你的敏捷方法

4. 追蹤項目專案進度

5. 學習和調整

▍步驟1:選擇你的項目和團隊

你的團隊,必須可以承諾在一段時期裡的一個固定的頻率與時間。但所有團隊成員都應該投入相同的時間嗎?其實不用,你可以擁有一個敏捷核心團隊和一個支持團隊。核心團隊中的每位團隊成員將每週投入相同的時間,而支持團隊將承諾在某些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某些任務。

為了使敏捷開發有意義與成效,你的專案項目應該持續至少1~3個月。原因是你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數據來在實踐中觀察此方法並學習如何最好地使用它。而敏捷的執行不限任何項目類型,任何產業的市場行銷、業務、財務、人力資源…等,都可以使用敏捷流程。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個敏捷專案項目?如果你有團隊,只須列出你團隊工作的所有內容。你的團隊是否依靠其他人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如果是,則列出你的團隊所依賴的人員以及執行哪些任務。將團隊的任務/項目/工作選擇作為敏捷項目,而不依賴於其他任何人。

▍步驟2:準備你的敏捷積壓(項目清單)

你的待辦事項不過是你在職務定義上的任務/項目/工作的列表,而敏捷開發流程對於交付客戶價值很重要。

● 為你的敏捷項目定義誰是你的客戶和利害關係人

客戶可以是個人、部門、老闆、付費客戶、一般用戶等,在定義客戶時,你必須知道這是對審查和批准你的交付物感興趣的個人或人群。利害關係人就是對你的團隊工作感興趣的人,他們可以是客戶、管理人員、同事等。

● 定義你的可交付成果(交付物)

暫時不必擔心事情變得如此復雜,而只須為客戶列出可交付成果即可。例如:某月的新聞發布、季度的財務報告…等。

● 將可交付成果改寫為敏捷流程

關於如何定義提供客戶價值的敏捷流程,可以用以下格式來表達可交付成果─作為「客戶名稱」,我的「行動」是出於「可交付成果」的利益。例如:

作為上班族讀者,我想學習筆記管理平台的新功能,以改善我的閱讀清單。

作為中層管理人員,我想了解企業主要收入來源,以便計劃新的定價策略。

敏捷團隊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產出特定的交付成果,將為敏捷團隊提供如何最好地為其客戶給予價值的方向。

▍步驟3:選擇你的敏捷方法

Scrum適合從事產品開發的團隊,而看板適合從事營運工作的團隊。

>>當你決定採用Scrum作為首選的敏捷方法:

● 決定誰將成為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定義應構建哪些功能及其優先順序的人。

● 決定誰將成為Scrum Master(確保遵循Scrum流程的人),如果整個團隊還不熟悉敏捷,建議團隊成員可以輪流擔任該職位。

● 決定開發團隊(Team)的組成,還有衝刺(Sprint)的持續時間,如果你不熟悉Scrum,建議從週一到週五開始1週的衝刺。

>>當你決定採用看板作為首選的敏捷方法:

● 定義交付計畫會議的日期與時間,團隊向客戶展示可交付成果的時刻。

● 定義進行中工作的一些執行限制。

● 另外,需要確定團隊每日會議的15分鐘會議時間,還有決定你的團隊回顧的日期與時間。

▍步驟4:追蹤項目專案進度

如果你的團隊在同一間辦公室,請使用便利貼開始執行。

如果你已經有了其他數位管理工具,建議你使用它。一些最受歡迎的數位管理工具包括:Trello、Asana、Miro等。

▍步驟5:學習和調整

敏捷開發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整個團隊具備敏捷式的核心思想。它為工作結構和團隊協作設定了簡單的規則。

敏捷開發確保團隊有時間計畫、頭腦風暴、執行與彈性、定期自省。在每次回顧期間,對團隊內部的彼此誠實和改進回饋非常重要。讓下一次使用敏捷方法時可以做得更好。嘗試在下一次回顧之前不要更改任何規則。在回顧之後實施新規則時,請執行此操作直到下一次回顧,然後與團隊一起評估是否繼續執行。

🎊為你而讀新官網上線了!

立即訂閱電子報,享有全系列活動300元折扣碼~

【為你而讀-活動通】系列活動皆可使用!

【線上課程】全面8折,使用折扣碼再省300元!

活動只到9/30止,趕快行動!

一、進入新官網:https://kscthinktank.com.tw/

二、點擊「立即訂閱」,並填寫相關訊息送出!

三、前往您的Email收發認證信,按下內容中的按鈕。 四、將會在兩天內收到300元折扣優惠碼!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