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靠自我覺察提升「好感力」!7個思維改善職場關係

靠自我覺察提升「好感力」!7個思維改善職場關係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好感力:讓人自然而然喜歡你的超能力》

什麼樣的人在職場容易能得到支持、收穫「好感力」?

研究顯示,已經學會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行事動機和趨利,具有某種自覺的人,是有效領導的最重要元素之一。

哈佛大學的學者曾經研究五百多位領導人並總結了八百項有關「自我覺察」的研究。他們提出了關於「自我覺察」的幾項發現。

關於「自我覺察」的3個事實

事實1. 自我覺察分兩種

第一種叫做「內部自我覺察」(internal self-awareness)。指的是了解我們自己的內在世界以及人格的各個部分,包括情緒、特質、優缺點、想要的東西和行為的動機等。

另一種叫做「外部自我覺察」(external self-awareness),指的是了解他人如何看待我們的這些特質。

你可能會以為我們只要具備其中的一種覺察能力,就會有另外一種。但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有人或許很了解自己,但卻不太會傾聽別人說話。有人很會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會據以調整自己的行為,但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已經因此而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

因此,和社交情境最為相關並能夠讓我們變得更「真實」、人際關係更好的,主要還是「內部自我覺察」(這其實是一種高度的覺察能力)。

事實2. 我們往往高估自己的自我覺察能力

我們或許感覺很了解自己,但這不見得是事實。在哈佛大學所做的那項研究當中,那些自認具有高度自我覺察能力的人在被問到更深刻的問題時,只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人表現出這種能力。

哈佛大學的這項研究也顯示:歷練愈多、權力愈大的人,對自己的自我覺察能力的認知與他們的實際表現落差愈大,尤其在外部自我覺察方面更是如此。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某個領域有豐富經驗的人,在處事時(例如必須做決定時)

往往會倚賴自己的經驗,而且身邊的人往往不會質疑他們,所以也不會讓他們對自己的自我覺察能力產生懷疑。

事實3. 自我覺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般容易

我們確實有可能積極運用心智來增進自我覺察,但這並不容易做到,原因是:身為人類,我們並非總是很理性,對自己也不見得誠實。

當我們嘗試自我分析時,最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

如果我們想透過這樣的問題來了解自己的感受,這可能會啟動我們的自我防衛機制,因為我們之所以會問「為什麼?」,必然是由於心裡懷著一絲罪惡感。這時候,我們就很有可能會編造出一些讓自己感覺比較好過、但卻與事實不符的答案。此外,研究顯示,類似「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往往會讓我們產生一些負面的、沒有建設性的想法。

在哈佛大學的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訪談了那些具有高度自我覺察能力的人,結果發現:這些人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次數有一千次,而問:「為什麼?」的次數只有一百五十次,理由很簡單:「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問題著重的是未來以及解決的方法。

在我自己做的研究當中也發現:如果我們能問自己或者別人「發生了什麼事?」,將大大有助於增強自己與他人的真誠度,自然提升「好感力」。

從省電「行為模式」切換至智能「存在模式」,高效累積好感力

想要透過自我覺察提升「好感力」,還可以借助在「行動模式」與「存在模式」之間切換自如來達成。

以下七個組合,分別包含了「行為模式」與「存在模式」所代表的兩種狀態,可透過情境的模擬,幫助你思考兩種思維的轉換。

從省電「行為模式」切換至智能「存在模式」,高效累積好感力

組合1. 自動駕駛模式(行為)vs.有意識的選擇(存在)

「自動駕駛模式」是「行動模式」的一部分。這種模式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因為這樣我們在從事例行的活動時就不需要再用腦筋。有趣的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察覺到自己有這種「自動駕駛」的行為。但如果我們太習慣這種模式,以致無法在必要時切換到「存在模式」,就會造成問題。

組合2. 分析事情(行為)vs.感受事物(存在)

當我們處於「行動模式」時,會非常喜歡分析事情,而且大多數人都很擅長於此,因為這是我們的標準模式。但問題在於,分析的結果可能會把我們帶往錯誤的方向,因此我們需要有能力在必要時切換到模式,讓自己能以比較不帶成見的眼光來觀看當下所發生的事。

組合3. 追求目標(行為)vs.接受現狀(存在)

我們如果要過著精采有趣、愈來愈好的生活,就要努力奮鬥以達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這必須在「行動模式」中才能做到。但如果太常處於這樣的模式,我們可能會變得一味地追求完美。這時,我們就需要切換到「存在模式」,讓自己更能包容不完美的事物,避免我們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並且往往會促使我們去做各式各樣的社會比較。

組合4. 把自己的想法當真(行為)vs.認為它只是一時的念頭(存在)

「想法」或「念頭」可說是「行動模式」賴以運作的基礎,但有時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想法提出質疑。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想法確實反映出現實的狀況。但遇到某個情況,我們的心裡可能會想:「我還不夠好。」,這時我們就有理由懷疑這樣的想法是否有道理。要知道,有些想法只是一時的念頭,不一定反映現實的狀況。

組合5. 避開(行為)vs.靠近(存在)

「行動模式」不僅會讓我們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也可能會讓我們避開我們不想要的東西。比方說,當我們被工作搞得疲憊不堪、壓力很大時,就不應該為了達到工作目標而刻意迴避這些感受。要進入「存在模式」,我們不能只是告訴自己「不要那麼緊張啦!」,而是要更同理自己,不迴避自己真實的感受。

組合6. 想著過去或未來(行為)vs.專注於此時此地(存在)

「行動模式」對我們最糟的影響就是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回憶過往或操心未來。如果我們太常處於這種模式,就會把過去或未來的事當成現在式,並且做出反應。相反的,「存在模式」則能讓我們把注意力聚焦於此時此地,並且看清事情的本質:回憶只不過是回憶,計畫也不過是計畫而已。

組合7. 耗損能量(行為)vs.補充能量(存在)

誠如先前所言,當我們處於「行動模式」時,就會忙著去執行一個又一個的任務,以便達成某個目標或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那種人,但卻不太會考慮到這樣做是否真的對我們有益。這種做法可能會讓我們見樹不見林,看不清楚大方向。

當我們處於「存在模式」時,就能看清這類活動對我們而言其實非常重要。如果我們一味追逐目標而不去從事這類活動,將會在健康方面付出很高的代價。

當我們嘗試切換其中一組的思維模式,神奇的是我們在其他方面更能展現「存在模式」的特質:更加具有同理心、對人事物更寬容,以及更活在當下。

感力」由內而外擴散

從模式切換中形塑自我覺察,「好感力」由內而外擴散

人與人的相處,當過度堅持自己的習慣與原則,就容易造成誤解與偏見。當能透過自我覺察的深入,切換不同模式的思維準則,就可以降低為了追求目標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別人對你累積更多「好感力」。

另一個研究也顯示,「自我覺察力」能夠增進幸福感,是因為對自己坦承,消滅了過度想像的「人格面具」(延伸閱讀:蘇予昕心理諮商師:你總感覺疲憊嗎?卸下「人格面具」3準則),進而讓他人感受「真實」,自然而然也拉近了距離,並提升對自己內在與他人外在感受的「好感力」。

立即訂閱電子報,享有全系列活動300元折扣碼~

【為你而讀-活動通】系列活動皆可使用!

【線上課程】全面9折,使用折扣碼再省300元!

一、點擊官網「立即訂閱」,並填寫相關訊息送出!

二、前往您的Email收發認證信,按下內容中的按鈕。

三、將會在兩天內收到300元折扣優惠碼!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