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寶鼎出版《超級粉絲:不耍噱頭、不買廣告,從零開始的個人品牌到百大企業都適用的最強圈粉術》
社群經營的責任,就是培育出這樣一片生機昂揚的沃土,一棵可以泡茶聊天、別無分號的「榕樹」
這會讓人感覺到他們屬於一個自己能認同的團體,而這不光是因為有你在那裡建立了一個環境,更是因為大家現在可以在那裡找到熱情可以與自己匹敵,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同好。
Youtube頻道「變態科學」的創立者史提夫分享道,他已經有在Youtube上傳一些很酷的科學影片,只是那些影片雖然點擊很高,但一般人只是看完就算了,不會有什麼後續。他的觀眾參與度可以說量少直劣。雖然訂閱的人數相當可觀,包括很多人把他的影片全都看了個精光,但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聲不吭,影片看完就毫不留戀地拍拍屁股走人。
為此史提夫跟他的團隊做了一點小小的調整。「影片最後的問題讓我們在YouTube 上翻了身。我們給觀眾的邀請是『請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覺得這是怎麼回事。』結果『登─愣─ 』,我們瞬間就紅了。」
你知道這問題一丟,引發了多大的漣漪嗎?觀眾的參與度突破天際!表面上只是請觀眾貢獻一下意見——分享一下他們對影片中實驗原理的理解,——實際史提夫是給了觀眾站出來參與的權利。
「我記得我們一開了變態科學頻道後的第一支影片,就得到了850筆留言。而且那些不是普通的留言,是850筆非常有參與感的留言,你會看到裡面有人⋯⋯寫到『蛋之所以進到瓶子中,是因為什麼什麼⋯⋯』,也就是他們分享了他們認為的實驗原理。」
這一招像秋風掃落葉似的收服了觀眾。四處冒出來的觀眾開始前仆後繼地在每一支影片下面發表他們使盡吃奶力氣給出的解答。為此他們甚至會在留言區裡因為「盍各言爾志」而切磋出友善的火花。有些留言會斬獲一堆讚而得以被演算法置頂。也有時候你會看到一場各種假說的大混戰。
這種被炒熱的氣氛,讓史提夫跟變態科學看到了完全不同的視野。
Youtube百大原創內容創作者分享:「實際上不是影片的點擊率,而是影片那超高的參與率,讓我們獲得了YouTube官方的青睞。」
最終「變態科學」雀屏中選,成了100個獲得Youtube出資的其中一個頻道。
史提夫這說的是他們被這網路巨擘冠上了「百大原創內容提供者」的頭銜——一個相當傲人的成就,而史提夫直指這是「讓他們投籃」的策略發揮了推坑的效果。
人一多,就有人氣,而人氣是種磁鐵。看到一堆人在圍觀什麼,不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路邊,你的本能都會是湊過去瞅兩眼,看看是什麼東西讓他們如此欲罷不能。而你也可以運用人的這種本能拉攏受眾、凝聚人氣,吸引眼球,最終爭取新人的加入。話匣子一旦打開,就是你想關也關不起來了。所以他們一旦加入了,就是加入了,主要是他們不會想讓對話中斷( 更別說手機還會提醒你有人回應了你的留言)。參與者會自社群媒體平臺獲得有形無形的獎勵與回饋,所以你會看到愈來愈多人發現你的內容,並順勢與之互動。
此一策略的核心,在於向你的受眾丟出問題──即便你並不需要別人告訴你答案。你或許會擔心這麼一問,別人會以為你是「真的在問」。但我必須說這麼想的人真的是多慮了。沒有人會不知道你只是在創造一個準公共論壇,讓大家有個地方可以來各抒己見。這種討論一旦點燃,除了可以帶來上述的好處以外,還會其他的附加價值,不要說不可能──你的觀眾裡還真的臥虎藏龍,有人硬是懂得不比你少!這麼一來,你跟其他的觀眾既可以獲益良多,也可以跟同好進行健康的論辯與交流。
他傳了個球給觀眾,結果觀眾開始卯起來投籃!
出自美劇《陰屍路》(The Walking Dead)的IG 官方帳號,上頭小編問了一個「你會怎麼做?」的問題來匯集人氣:這種策略的妙處在於把人拉進來,然後由他們傳達品牌的一部分故事。
那就像是把整批觀眾都邀請到你的「寫手工作室」裡,由他們在那裡分享意見,看由此去的劇情應該如何發展——並在說故事的過程中拉近彼此的關係,就像第一例裡的連鎖漢堡店。至於像第二例那樣丟出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到眾人之中,也是個很好的做法。
當陰屍路的IG小編們問起粉絲希望劇情怎麼走,他們追求的並不是一個確切的答案——他們是刻意讓問題顯得如此模稜兩可,讓它變成申論題而不是是非題。他們要的是火花,是讓更多支持其中一條路的人加入戰場。
問問題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是為了把受眾拉進來
「幫她看看字型?」艾美明明有人專門幫她處理字型,她哪會需要上網來要伸手牌的意見?很簡單,就像我說的,她有一顆金頭腦。
無論最後她電子報的信頭用上了什麼樣的字型,都不會對誰的人生或對她的事業有一丁點影響。所以與其說是在追求答案,她其實追求的是觀眾的參與感與雙方的一種溝通。英文裡的溝通一詞communication,其實就來自拉丁文裡的commnis,本意就是共同,就是分享,一如英文裡的社群community也有相同的涵義,所以說沒有溝通,就沒有社群。
回到艾美的案例,她的這一招是如何在運作的呢?那是她近幾個月以來最有人氣的一次貼文。大家都喜歡投票、參與和貢獻一己之力。作為這種戰術的良性副作用,你可以預期Facebook等各大社群媒體會回饋你以更告的觸及率,而那也正是你所追求的目標所在。
《這個點子有搞頭嗎?網路創業大師讓你的點子變現金》一書用過這樣的形式。這本書的幾種書封設計邀請觀眾投票,看看大家的反應如何,果不其然,那是當年度最熱門的一篇貼文。
把受眾的影響力引入企業的經營,並不是多麼新鮮的玩意。事實上,你想要學著這麼做的門檻很低。你有YouTube頻道嗎?有的話你可以問觀眾想看你接下來拍什麼樣題材的影片。像有個YouTube 節目《經典饒舌爭霸戰》(Epic Rap Battles of History)就是這麼操作的。這節目會找演員扮演二個知名角色,然後讓角色進行饒舌對戰,同時他們還會秀出截圖,讓大家知道他們是參考了那一筆留言而敲定了這次的企劃。每支影片的最後,他們都會照例問一句:再來是誰?由你決定。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等服務,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