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什麼是執行力四原則?

每個人都知道目標是甚麼,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70%的原因,都是缺乏執行力!

知道「該做甚麼」與了解「如何做到」,兩者之間其實存在巨大的鴻溝!

現在有一種方法,可以協助每一個人解決計劃與執行之間的差距。

原則1  鎖定超級重要目標

若你試圖做更多事,實際上能達成的會更少。停止同時改進所有項目,只選擇一、二個最重要的,我們稱此為「至關重要目標」(wildly important goal,WIG)。重點是可以區別什麼是真正優先的要務、什麼是耗費你平常精力的日常工作旋風。因此,第一個原則是聚焦,缺乏這個原則,無法達成目的。

原則2  從領先指標下手

這個原則是協助你找到一個最佳施力的槓桿點,因為某些行動的影響程度遠遠比其他來得大。「落後指標」(lag measures)指得是營收、獲利、市場佔有率、顧客滿意度,當你收到這些績效數字時已經無法改變。但是「領先指標」(lead measures)所評量的是,團隊為達成目標,可以產生最大影響力的事。

其實,領先指標評量的是左右落後指標成敗的新行為,你也可以稱它為過程指標。

以「減重」這個目標為例,實際減少的公斤數是落後指標,每天攝取到的熱量與每週運動時數就是兩項領先指標。這些領先指標具有預測性,只要做到,你就可以預測下週的體重(落後指標),這些 新行為都操之在己。

落後指標並非不重要,但領先指標更可以幫助你達成那些落後指標,找到達成目標的關鍵槓桿點。

原則3  建立醒目計分板

在持續追蹤進度的情況下,人的行為就會不一樣。自發性的進度追蹤,行為的改變將更加明顯。在能夠掌握得分、知道自己是贏是輸的情況下,投入程度最高。能夠驅動最高投入程度的是專門針對自己設計的計分板。所以讓全員一起參予記分板的設計,表格必須簡單到能讓團隊成員一目瞭然,可以立即判斷自己所在位置、是領先還是落後。否則,成員執行的任務會被日常的工作旋風所影響。

原則4  落實當責

此項修練乃基於當責(accountability)原則:除非能持續讓團隊成員對彼此當責,否則目標很容易在日常旋風中崩解。所以必須定期且經常性地舉行會議,至少每週一次、每次不超過三十分鐘。團隊成員必須在會議中,讓彼此對目標的進展結果當責,不能拿日常工作的繁重當藉口。這就是所謂的當責機制。要讓團隊成員自訂承諾。如此一來,他們更容易將這些承諾視為己任。

「執行力四原則」之所以有成效,正因為它們源自於原理原則,而非實務。實務很容易隨著現況而改變的、而且主觀性較強;但是原理原則是歷久彌真、放諸四海皆準的東西。這四個原則其實不難。但我們日常的工作就像是「旋風」,常常耗盡我們的心力,讓我們無力聚焦任何新計劃,也是執行力最大的敵人。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返回頂端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