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 博思講堂Bossthinking101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Amy 心裡七上八下地走進老闆的辦公室,但她甚至還沒開口說明來意,老闆就直接說:「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但我比你更清楚該怎麼做,照我的意思去做就對了!」一連串的否定,讓 Amy 硬生生把自己的想法吞了回去,不想再多說。
人與人的相處時,最難掌握的就是「情緒」。許多主管很容易忽略的是:同仁常常是在遷就你的「情緒」,而這些情緒是大多來自於主管自己長期累積的經驗、習慣,或是直覺所形成的主觀見解,我們暫且稱之為「主見」。
當有人的看法與你的「主見」相左時,就容易引發情緒性的反應,導致缺乏理性討論的空間。雖然要勝任主管工作,必須要有決策力及執行力,有較多「主見」是很常見的情況,但如何降低因「主見」而產生不好的情緒性決策,或是造成錯誤的判斷,則是主管必須學習的重要能力。
主管常見的 3 種「主見迷思」
1. 「速度」迷思
業務主管面對每天繁雜又高壓的工作,許多決策與判斷必須要立即反應,因為每一個銷售機會都是在與時間賽跑,在快速的工作節奏之下,自然會形成比較主觀且直覺式的決策風格。
當然,這些決策是從長期實務運作累積的經驗而來,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但是在業務主管的養成過程中,很少有所謂的「反省教育」或是「自我檢視」的訓練。當主管過度武斷或是缺乏全盤的考量,遷就時間壓力下所做的決策,很容易造成決策的失誤。
2.「慣性」迷思
許多交易案例及對客戶的要求如何回應,對於資深的業務主管可能是倒背如流的模式,因此當他遇到業務的詢問,經常都會給予「照慣例處理」的答案。這類型的主管也可能不喜歡業務提出太多的問題,而且常會告訴業務這些狀況他自己都遇過,只要照著他的做法去做就對了!
這樣的指導方式或許適用於很多狀況,但若是主管提供的方法不管用,業務也不敢再回去問他,也因此業務容易被訓練成缺乏思考與創新的慣性,反正過去怎麼規劃、怎麼做,照著做就對了。當組織需要推動變革與創新的時候,這類型主管領導的部門會比較容易陷入困境。
3.「職位」迷思
有些主管會有「官大、學問大」的偏執,他們認為職位比較高、資歷比較深的人,懂的一定比其他人多,因此不太接受職務較低同仁的意見,或是會根據職位的高低做為意見參考價值的依據,甚至會形成整個部門他最懂的現象。
因為部門由他負責與主導,基於面子因素或自尊心作祟,他一定要比其他人清楚與瞭解,他不會輕易地接受其他人的意見,或向其他人請教該怎麼做。
要避免「主見迷思」對主管造成影響而犯下錯誤,主管可以透過幾個簡單的做法來調整自己:
1. 強迫自己聆聽
儘量給予溝通的對象充分表達看法的機會,不要急著將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倒給對方。即使有時間與決策速度的壓力,也應該要儘量多聆聽不同的意見。無論最終是否採用,都應該讓團隊成員願意分享他們真實的看法,以免形成自己一人決策的孤島效應。
2. 定期檢視與反省
對於自己所做的決策與判斷,應該在適當的週期後進行檢視與反省,誠實面對這些決策的品質與結果,並且思考是否有更好的做法可以改變,並嘗試在之後的決策過程中採用新的做法,即使小幅度也無妨、鼓勵自己及團隊做出創新,長期累積的小改變也能形成巨大的成就!
3. 相信所有人都有可學之處
學習無所不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專業、不同的職位…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主管應該清楚團隊成員不同的專長與專業,並善用每位成員的專長,鼓勵團隊成員願意主動貢獻意見,讓團隊擁有不同專業的智囊團。
主管在組織中扮演的除了是一個領導角色外,更應該具備凝聚共識及驅動成長的功能,切勿將獨裁與頤指氣使當成是主管的特權。要成功帶領團隊並減少自己犯錯的機率,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傾聽、多一點溝通,一定可以讓主管工作更得心應手。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12項知識領域訓練服務,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