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場景,剛接觸報表分析是否常遇到以下挑戰:
老闆說下午就想看到結果,但我根本無法順利取得能夠幫助的解決資料啊!我們是否常常有「我們真的能夠順利取得所需要的資料嗎?」的疑問。
另外就是,上級請我們要管好資料,但他們一點都不知道那有多難,光是每天從系統彙整出來的報表,各項欄位名稱也沒有統一,每次都要花好多時間在統一格式上,根本看不太到我們這種苦差的價值。如何擁有妥善管理數據的人與技術?
再者,老闆請我分析數據,但我打開Excel後只做了一張長條圖,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其他腦筋都一片空白。我該如何具備足夠的數據應用能力呢?
在12/9的課程,先行智庫特別邀請到知名企業講師/博客來暢銷書作家 彭其捷老師來分享:該怎麼認識、理解、運用數據,以及最後可以用網路上的一些簡單分析工具來體驗!
過去的經驗中,在公司拿到以下數據後,你會怎樣展開分析的任務呢?
通常我們都會馬上用Excel開始製作整理成表格與圖表一番對吧?但首先,常見的分析有哪些階段?
描述性分析階段
描述性分析是指將資料中的大量數據進行整理與概況觀察,也是下一階段的診斷性分析之基礎,可以對數據事實能夠有一個客觀的感受。
例如誰是業績第一名、最後一名,這個月的業績多少(加總)、平均每人要負擔多少成本、在哪個月份對多人買等等。但老師也說明這些數值可能的確很客觀,但常常很多人會誤用不太適合的圖表,導致我們在看圖表時容易被誤導。例如應該用長條圖呈現的各個產品販售數量的多寡,卻用了折線圖表示各個產品的變化趨勢。可能會讓人以為產品越賣越好(或越差)。
所以透過描述性分析階段,結合合適的視覺化圖表,進行指標觀測,客觀掌握數據樣貌要注意的往往是視覺呈現的恰當性。
診斷性分析階段
下一個階段是診斷性分析,這個分析著重在「為何會發生?」的命題上,也就是當我們觀察到某個現象時,去嘗試挖掘其原因。
另外,很多發生的原因常常讓專家摸不著頭緒。其實,很多事件很吃相關第一線人員的經驗,更能提出對於組織有價值的洞見。彭老師就分享了他們在找出某個事件下的相關空汙原因時,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分享的經驗,就很有可能是污染的來源喔!
所以在診斷性分析階段,除了資料科學的既有知識,重點在於納入現場執行者的過去經驗,更能提出對於組織有價值的洞見。
預測性與處方性分析
有了大量的數據累積,再加上適當的資料清理,進行了以上描述性以及診斷性分析之後。接下來,我們將可透過這大筆的資料,來預測未來的指標很可能會走向何處。
例如,現在很多人出門前除了看是否會下雨外,也會看一整天的空氣品質預測。這些都是預測性分析帶來的參考。
再來,透過預測性分析> 建立自動化模型,達成未來分析之行為,作為未來行動(Call To Action)的討論基礎。例如在社會最常出現的分析場景為:金融機構在受理一名消費者申請信用卡時,是否發卡?該發多少額度?
現在我們更有機會透過自動化模型,根據疫情模擬未來擴散,決定現在的最佳防疫策略。在商業上,預測可能的銷售量,提早應變減產或是增加生產,避免庫存的浪費。
老師更提醒大家:預測與處方分析之間是不斷交互的作用,根據各種數值預測結果,決定合適的處方,後續訂出更多的策略處方方案,並與預測性分析搭配試驗。
如何從視覺的角度看待數據分析?
這段很有意思的是,老師讓我們先從「根源」理解圖表呈現的用意是什麼?以及為什麼常常有許多人做出了圖表,還是根本難以理解的原因。
就像做眼力檢查時,常常會有檢驗色盲的數字卡,對比越重、形狀只有一個不一樣的的通常越簡單辨識,但顏色形狀越混雜或接近,常常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來辨識重點。
「讓原始數據能夠更快理解」是視覺化數據的核心目標之一,透過色塊、區域、顏色、互動等設計,相對原始數據能夠更快理解、相信某個觀察,才是將數據視覺化的中心思想。
視覺化初學者,可以先從這幾個網站開始!
WordArt(快速做出標籤雲):https://wordart.com/
Google Data Studio(線上就能幫你跑出視覺化儀表板):https://datastudio.google.com/
Visme(超好用的資訊圖表製作工具):https://www.visme.co/
除此之外,這堂課老師也講解了許多進階的軟體優劣,以及每個軟體適合給什麼樣職位的工作者學習。最後老師在課程的結尾也送大家一句話勉勵:「優質的視覺化呈現,是一個可以刻意練習的技術。」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分析數據解決方案,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data-analysis/
有沒有實際的操作步驟跟範例呢?
上述概略了樞紐分析的操作技巧,如果需要更詳細的上機操作教學,可參考先行學院線上課程:資深經理人教你超強Excel數據力
報表想更上層樓?
動態報表的製作可參考:「課後筆記:當Power BI應用於日常工作,將影響HR的4大轉變」。當數據分析能力已成為現今職場的需求指標,不難預期更久的以後可能只會更加普及與深入,初探數據分析的世代,需要你積極踏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