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設計思考】如何製作服務旅程地圖?只要4步驟,讓你抓住客戶的心,創造難忘的使用者體驗!

【設計思考】如何製作服務旅程地圖?只要4步驟,讓你抓住客戶的心,創造難忘的使用者體驗!

了解上一篇:美國麥當勞奶昔營收成長7倍的秘密?掌握了Design Thinking的 5步驟做好使用者訪談的3個步驟後,如何全面盤點蒐集到的資料,找出被忽略的關鍵痛點?服務旅程地圖,是最適合的工具。

它是一種能直觀呈現「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互動情形的圖表。藉由梳理雙方的接觸節點,以及使用者在不同階段的任務、獲益和痛點,服務提供者會更了解使用者感受,找到改善流程的切入點,抓住潛在商機。

想從設計思考的環節中挖掘第一手的使用者體驗?4步驟完成服務旅程地圖!

Step 1. 確定繪製地圖的範圍

服務旅程從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依據專案需求,決定要描繪的服務旅程時間軸。描繪範圍的大小,端看你想深入研究某個特定問題,還是想獲得對整個系統的認識。這個步驟非常重要,因為有了明確的取捨,才能框定後續團隊討論的邊界,不至於失焦。

倘若一間連鎖咖啡品牌試圖了解目標客群需求,以此做出商業策略調整──服務旅程地圖便是很好的切入點。短至數小時,長至多次的探索、試錯、改進,服務旅程地圖可以讓團隊沙盤推演,在討論過程中取得共識。以品牌的目標客群──每天買咖啡的通勤上班族為例──要畫出他的服務旅程藍圖,可以將範圍設定成四個階段,例如購買動機的產生、決定購買的品項、點餐結帳流程,和喝完咖啡後的體驗。

Step 2. 定義使用者

服務旅程地圖呈現誰的觀點?

雖然一個服務旅程地圖可能涵蓋五六名以上的角色,決定聚焦對象十分關鍵。因此,繪製前要清楚定義你針對的使用者,確認整個圖表皆以他的經驗出發。一般而言,研究對象會是繪製者的目標客群。在此階段,為了設身處地地理解使用者的經驗和需求,繪製者可以配合使用者訪談,甚至是後續專欄會介紹的人物誌,來建立對使用者更全面的認知。

像本文所舉案例,確定時間範圍是咖啡購買的四個階段後,鎖定的對象便是每天買咖啡的通勤上班族──選擇具體的對象有助於我們發想時更加深入且貼近現實。

Step 3. 分解各階段使用者的任務和獲益

各個階段性任務能不能拆解得更細?

Step 3. 分解設計思考各階段使用者的任務和獲益

服務旅程地圖的價值,不只涵蓋使用者體驗到的全部流程,更因每個階段的細分,能夠審視使用者階段性的行為動機,真正貼近研究對象的心境變化。

此階段牽涉到服務旅程地圖的兩個重要因子,分別是「使用者任務」和「使用者獲益」。使用者任務指的是研究對象想完成的事情、欲解決的問題或希望被滿足的需求,可分成功能性、社交性和情緒性三個層次。功能性任務是最容易被注意到,這通常是使用者最明確且主動性強的第一目的。但社交性和情緒性任務往往是左右使用者決定的潛在因素,故發想時要將其納入考量,才能有更準確的判斷。

另一方面,使用者獲益指的是研究對象完成任務後,獲得的結果和好處,包括功能效益、社交增值、正面反饋或成本節省等。有些獲益是使用者堅持或預期要得到的,有些則超乎使用者意料。用以下的表格便能更細緻地加以分析。

以上述案例來說,功能性任務可能是上班族想讓自己工作時更有精神,社交性任務是營造辦公室同仁眼中的好印象,情緒性任務則是喝完咖啡後心中得到的安定感。

在使用者獲益方面,使用者的必要獲益是成功提神,預期獲益是咖啡好喝。渴求獲益可能是希望咖啡品牌推出活動,能他以更優惠的價格購入咖啡。如果咖啡品牌具有一定的話題性,在研究對象基於實用目的購買後,意外得到同事對其品味的認可,或成為開啟一段話題的切入點,這便會是使用者不曾設想過的意外獲益。

另一方面,使用者獲益

Step 4. 列出使用者的品牌接觸節點和痛點

研究對象會和哪些品牌節點接觸?各個環節可能產生什麼困難,導致使用者無法達成原先目的?

當繪製者將粗略的流程切分為相對獨立的環節,過程中和使用者直接、間接接觸的品牌節點便會浮現,各個場景可能發生的問題便可推論出來。其中,會妨礙使用者目的,讓使用者感到失落甚至憤怒的狀況,便是所謂的痛點。

這個階段牽涉兩個重要因子,分別是「接觸品牌節點」和「使用者痛點」。接觸品牌節點可分為線上服務和線下體驗兩個部分。其中,由於服務旅程地圖的製圖人多為服務提供者,為了未來產出的解決方案可行性更高,此處依據品牌掌握能力區分──品牌直營指的是服務提供者可以直接施力,如官網、app、粉絲專頁等;和前者相比,消費者從第三方得到的品牌資訊,如Google評論和其他網站的評比分數等,品牌較難大幅度介入──這些訊息的蒐集對後續決策有很大的助益。

接觸品牌節點可分為線上服務和線下體驗兩個部分。

在線下體驗方面,除了和使用者直接接觸的門市櫃台人員、外場人員等,內場人員、門市環境、菜單等等會間接影響使用者感受,因此這部分也須納入考量。使用者痛點指的是整個過程中,使用者不想要的結果、影響他完成任務的問題或風險等。通常痛點數量可觀,但解決方案只能選擇更急迫或可行性較高的解決──如何判斷痛點的優先順序成為重要問題,這會在之後的系列文章中陸續釋出。

在通勤上班族購買咖啡的例子裡,研究對象接觸的品牌節點涵蓋線上和線下。線上的品牌直營涉及連鎖咖啡品牌的會員制度,這方面的痛點可能影響消費者加入會員的意願,線上的間接印象則反映品牌行銷策略的成效。

線下體驗多發生在門市裡,除了和研究對象直接接觸的店員,若是門市店員配合不佳、環境不敷使用者需求,則容易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整體印象,甚至降低消費動機。依據上述的品牌節點,繪圖者便很輕易找到使用者的痛點所在。如通勤上班族不想要的結果是喝完咖啡還是沒精神,障礙是客人多到他無法在遲到前買到咖啡,風險則是因為買咖啡延誤時間,最後在公司門口撞見上司等等。

如通勤上班族不想要的結果是喝完咖啡還是沒精神,障礙是客人多到他無法在遲到前買到咖啡,風險則是因為買咖啡延誤時間,最後在公司門口撞見上司等等。

結論:要取得真實的顧客體驗,來自對流程中各個環節的深入分析

服務旅程地圖是非常快速且有效的工具。通過對流程的檢視,零散的使用者訊息被成功整合,團隊還能在此基礎上構建共識並發想解決方法。但要製作出有效的服務旅程地圖,除了跟隨上述的4個步驟,找到符合需求的關鍵因子也非常重要。 除了文中提供的4個常用節點,大家可以試著找到更適合討論議題的切入點,讓團隊一起腦力激盪,用服務旅程地圖找到優化流程,開始改善體驗的第一步!

先行智庫為你而讀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思考訓練課程,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相關課程】

3/26(六)數位教材製作與虛擬教室設計|4小時直播實戰班

0119_數位教材製作與虛擬教室設計實戰班_banner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