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花錢反而賺更多?哈佛教授鼓勵你:投資這件事賺回生活幸福感

花錢反而賺更多?哈佛教授建議你:投資時間,賺回生活幸福感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從容心態: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總是捨不得花錢買便利?哈佛教授鼓勵你:花錢買時間,減輕壓力、賺回快樂! 

一般情況下,找回時間是免費的──每週取消一次非強制性會議,用那段時間去散步,這樣做不必花半毛錢。但要擺脫生活中耗費時間的負面經驗,還有一種更直接的方法,那就是花錢去買,用金錢換取時間。 

新創社群很擅長用這一招,創業投資家會指導新創業者,盡量把不屬於創業核心理念的工作外包出去,只要專心做跟創業初衷最相關的工作就好。新創公司會雇用廚師,這樣就不必花太多時間在用餐上;會買下鄰近合作對象的辦公空間,甚至就買在同一棟大樓,這樣就可以減少出差;會購買高檔視訊會議和協作軟體,讓遠距工作盡可能有效率。這種工作至上的心態整體上是否導致時間匱乏,是另一回事,重點是這種花錢買時間的原則,跟我們要練習的方法一致。 

新創業者這樣做確實有好處,例如,我們已知使用備餐服務和會把任務分派給高階主管的執行長,普遍上對自己的時間運用感覺比較好。不是只有富有的執行長才能受惠,不管你住哪裡、年齡多大、性別為何(男女同樣受益)、工作量多大、賺多少錢,花錢買時間都是很有效益的做法,比你想像中有效益得多。提升時間充裕感需要花的錢比你以為的少,但你應該花比預計更多的錢來從中獲得好處。 

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請受試的在職成年人進行兩筆 40 美元的費用,第一個週末,我要受試者把第一筆 40美元花在物質消費上,於是,受試者給自己買了 T 恤、桌遊、化妝品等等。接下來的週末,我要受試者把第二筆 40 美元花在「任何能節省時間的地方」,於是他們叫外賣、原本搭公車的改乘計程車、叫店家配送食品雜貨等等,節省時間的消費讓受試者心情更好,壓力也變小。在考慮值不值得把任務外包時,問問自己,你的時間是否比外包你感覺最負面、最沒有效益的事情所需的成本更有價值。 

我在檢視自己的日常活動後,發現上班路上堵在車陣中那段痛苦時光,是我最想要回來的時間,於是我查了一下從家裡搭優步去上班要花多少錢,之後就用這段時間閱讀和聽音樂,還有發現新的音樂,這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活動。我花錢把令人感到時間匱乏的活動(通勤),轉換成提升時間充裕感的活動(閱讀和增進音樂品味)。除此之外,我還花錢買音樂訂閱服務,這樣在聽音樂時就不必再受到廣告干擾。 

總是捨不得花錢買便利?哈佛教授鼓勵你:花錢買時間,減輕壓力、賺回快樂!

聽起來好像很奢侈,且讓我們計算一下:

成本: 

 共乘:每天 30 美元× 每月 20 天= 600 美元 

 串流服務:每月 12 美元= 12 美元 

 總成本:每月 612 美元 

好處: 

 賺到時間:每天 45 分鐘× 每月 20 天= 15 小時 

 通勤壓力減至接近零 

 每年多出大約 165 個小時愉悅又有意義的活動 

重新分配時間與金錢,開啟另一個從容人生 

我每月賺到將近兩個工作天,這些時間原本都充滿了壓力,對情緒的影響甚至可能延續一整天,然後我把時間重新分配到能提升時間充裕感和生活幸福感的活動上,每月就只要花600美元左右,也就是每小時40美元,我認為很划算。 

別忘記,這不是全新的支出,我花了600美元,但我不必再花租車的錢、油錢和停車費,這些費用加總每月要500美元。所以換一種講法,也可以說,我每月多花100美元換回15小時,相較之下,我個人認為搭乘優步的好處遠遠超過開車所省下的成本。 

你可能還是會猶豫,這好像要花很多錢,別人會覺得我很奢侈。如果做不到外包整個任務出去,不妨考慮挑選你最不喜歡的任務,有一半或四分之一時間外包出去,或者在你時間特別緊張、特別忙碌的時候外包出去。根據我的研究,通常這種時候是花錢買時間最值回票價的時候。 

還有,不要低估時間是多麼值得你花錢去換回來,你會覺得好像要花很多錢,因為我們早已被訓練成隨時都想要少花點錢。此外,諸如壓力變小、賺到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些概念很難量化,你很難知道究竟值多少錢。 稍後你將學會計算這些因素的價值,在那之前,你也許會很訝異,多花錢去做這些看似奢侈的事情,會給你帶來多麼美好的感覺。

你還可以檢視有什麼物質消費是你可以捨棄的,這些消費大概也沒你想像的令人開心,省下的錢就可以資助你換取時間。 我藉由戒掉每天在咖啡店的消費,還有減少不必要的網上購物,「找到」100美元來資助我的共乘費用。

超過 80% 在職人士表示忙得沒有時間!時間永遠不夠用,也吞噬了你的生活嗎?

世界上每十個人就有八個極度匱乏,我猜你大概也屬於那八成極度匱乏的人口。當我說你匱乏,不是說你銀行戶頭裡沒有錢,儘管物質匱乏也是迫切的社會問題,但在這裡我指的是你沒有時間:你永遠有太多事情要做,時間根本不夠用。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文化各不相同的國家,時間匱乏人口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 

超過 80% 在職人士表示忙得沒有時間!時間永遠不夠用,也吞噬了你的生活嗎?

時間永遠不夠用的崩潰感,相信沒有人能夠免疫。現在坐在廚房餐桌邊打字的我,一樣感到時間匱乏,壓力大得受不了,我覺得那就像是胃被揪成一團的感覺。今天一大早,我收到學生向我緊急救助的電子郵件,要我幫忙解決論文問題,我原本想盡快開始寫這一章,結果就耽擱了一下。

即使終於動工,我仍不時得分心瞄一下手機──唉!有一位同事正在趕一個案子,隨時會發訊息來問我事情。我待會得提早收工去看醫生,看完醫生就要直奔回家做晚餐,我想準備沙拉,再隨便弄一道什麼;然後再回到電腦前,打開我的電郵收件匣和「滾動式待辦事項清單」,這是我筆電中隨時打開的一個檔案,上面的待辦事項綿延好幾頁長。 

一天的時間就這麼多,塞不下所有必須完成的事情。我會盡量抽一點時間和另一半說說話,跟朋友大概就沒辦法了,另外還得找時間和衰老得很快的父母聊聊天。 

今天只是個尋常日子,並沒有什麼特殊性,這樣的節奏你應該也很熟悉。時間匱乏正籠罩每一種文化,影響每一個經濟階層,大多數人平常生活裡都有這種感覺。 

真的有這麼糟嗎? 

沒錯,真的很糟。2012 年,美國在職人士約有 50%表示日子過得「總是很匆忙」,約 70% 表示時間「永遠」不夠用;到了 2015 年,超過 80% 在職人士表示忙得沒有時間。這就是我猜讀者也是時間匱乏的人的依據,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呀。 

你如果擔心這只是第一世界的問題,以為自己只能接受並想辦法面對,我要告訴你,千萬別這麼想。時間匱乏的普遍性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個人和社會都因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和其他研究者蒐集的資料都顯示,時間匱乏和痛苦之間有很大關聯。 

時間匱乏的人通常比較不快樂,產能較低,也更焦慮;他們運動量較少,吃得比較油膩,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更高。由於沒有時間,我們不得不折衷:本來應該煮一頓營養豐富的晚餐,結果只隨便在便利商店買點洋芋片和酪梨醬,一邊盯著螢幕、一邊食不知味地往嘴裡塞。為了盡量爭取時間完成該做的事,我們平日久坐少動,胡亂吃進一堆速食和高鹽、高油的食物。 

時間匱乏也使社會付出巨大代價。在美國,時間不夠用的壓力每年消耗1,900 億美元的醫療成本,占每年醫療體系總支出的 5% 至 8%;8 不快樂的員工效率低下,每年浪費掉 4,500 億到 5,500 億美元的產能;9 麾下雇有約1千名員工的企業,平均隨時會有約 200 名員工,因為工作量不勝負荷而請病假。 

時間匱乏的影響和代價已是如此明顯,以至於研究人員現在用饑荒來作比較,認為嚴重而極端的「時間荒」正危及整體社會,會伴隨許多自然災害過後會出現的負面後果。 

為什麼時間會匱乏? 

時間匱乏現象愈來愈普遍,最明顯的解釋就是我們花更多時間工作,但科學證據並不支持這個說法。說來令人難以置信,我們現在大多數比 1950 年代的人擁有更多閒暇時間,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資料,美國人在 1950 年的平均工時是每週 37.8 小時,2017 年則是 34.2 小時。 

此外,美國人的流水帳日誌也顯示,過去五十年裡,男性每週的閒暇時間增加了 6 到 9 小時,女性則增加了4 到 8 小時。拜科技之賜,現代生活變得更有效率─微波爐、掃地機器人、數位通訊,還有電子郵件應用程式中會自動幫我建議會議時間的功能(超好用!)─而隨著共享經濟興起,優步(Uber)和零工平台 TaskRabbit這些公司也讓我們能以更便利、更便宜的方式利用省時服務。 

當然,我們的時間不會比過去更多或更少,不管你是誰,一天就是 24 小時,這點再公平不過。但我們確實比父母和祖父母輩,爭取到更多閒暇時間,理應感到高興才對,為什麼反而覺得比以前更加沒有時間呢? 

因為時間匱乏未必是由於擁有的時間太少、需要的時間太多所致,而通常和我們怎麼看待時間、對時間的珍惜程度有關,這既是結構性、也是心理性的問題。 

我們的工作時數不見得比較長,卻選擇整天都在工作,隨時讓人找得到。 人很容易不斷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認為能賺到更多錢的事物上,好不容易有空閒時間,卻不懂得好好利用,白白浪費掉;要不然就是告訴自己不應該休息,要拚才會贏。 

我們會變成這樣,並不是自己的錯。現代文化中,時間本身的價值受到壓抑,社會教我們要崇拜那些從來不離開辦公室的人。除此之外,日益加劇的貧富不均,讓人覺得如果不馬不停蹄地工作,或至少要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直在工作,不然未來的人生就會毀了。這些因素造成所謂的「時間陷阱」(time trap),導致大多數人老是覺得自己沒有時間。 

更自在地運用時間的第一步,就是認清時間陷阱是怎麼回事,然後把它們從生活中一一找出來。 

了解自己的行事曆思維模式,有效解除焦慮、找回該有的從容生活! 

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籠統的時間表,像我這種嚴謹認真的人聽到「下班後碰面」的說法,焦慮感就會油然上升。計畫怎麼能定得這麼模糊?!這不就表示有可能到最後根本聚不成嗎?坦白說,確實有可能,但也沒關係,因為錯過籠統排定的計畫的壓力,要比生怕無法一一趕上緊湊排程的壓力來得小。 

如果你定不出「這星期晚一點」這麼籠統的時間表,還是可以在活動前後安排額外的時間,如果你的工作下午3 點結束,工作的地方離你見朋友的地點有半小時路程,那就把見面時間安排在 4 點半,中間絕不要排任何事情。 

如果你還是很糾結,不知道該預留多少寬裕時間,那就根據你的行事曆思維模式(calendar mindset)來安排。 

了解自己的行事曆思維模式,有效解除焦慮、找回該有的從容生活!

行事曆思維模式有兩種: 

1. 時鐘時間型人(clock-time people) 

2. 事件時間型人(event-time people) 

時鐘時間型人的排程是由一天 24 小時(時鐘的時間)來定義,這類型人不會因為感覺是時候了,就結束一件事去做下一件事,只會因為現在是一點半,而這是原本計畫好要去做下一件事的時間而採取行動。 他們比較會按表操課,以時間來設定工作和休閒目標,例如我每天早上 5 點到 6 點要運動,並為幾點打電話、幾點赴晚餐約會定下詳細的計畫,假設晚餐訂的是 8點 15 分,我們就可以 7 點 40 分在酒吧會合先喝一杯。 

相較之下,事件時間型人會讓事件來決定排程,他們可能安排一場會議,但會議要開多久就順其自然,不管原定時間如何,到時有可能開 15 分鐘,也可能開 90 分鐘。 事件時間型人不會說好一點半打電話給你,只會「我吃完午飯就打」。他們不太在意訂不訂位,只會說「不如週六晚上碰面吃飯」,或者「要不要下班後一起走回家」。 

大多數人是兩種模式皆可接受──謝天謝地,否則工作場所恐怕不得安寧。但每個人都會偏好其中一種模式,因此在做個人規劃的時候,我們應該好好想想自己偏好的行事曆思維模式,因為這會影響我們如何衡量時間以及時間充裕感的價值。 依據自己的行事曆思維模式來安排活動,你會比較自在,計畫也就比較有可能貫徹執行。

以下是時鐘時間型人瑪麗亞的例子,她說明了自己是如何安排閒暇時間: 

喜歡規劃和確實掌握自己的閒暇時間,好從中獲得最大的快樂。我從 14 年前大兒子出生後就開始這麼做,從沒間斷過,我沒辦法想像不這麼做會是什麼樣。 這種掌握時間的習慣,讓我和家人可以不受干擾地享用晚飯、自駕旅行,我們也因此把看電視的時間減到最低,把時間用來做手工藝,完成不少作品(工作室裡沒有電視)。 掌握時間可以確保我不會漫不經心地把時間花在無意識的活動上。 

如果你是時鐘時間型人,瑪麗亞的做法很適合你。有明確的界限,你會最快樂,而且你也要把增進時間充裕感的活動──包括寬裕時間──排進日程裡。但記住,千萬不要把每天都排得滿滿。 

不過,你如果是事件時間型人,瑪麗亞的時鐘時間模式簡直有點自相矛盾,好比閒暇時間還要排程?特洛尹就是事件時間型人,他解釋自己是怎麼安排閒暇時間的: 
 就我個人而言,並不是用硬性規定的方式來限制時間,就代表我對時間的利用比較「負責任」、比較不會「浪費」。我的做法是去釐清怎麼利用時間,我才會沒有罪惡感、沒有壓力。我把每星期滑手機和看電視的時間減少將近五個小時,一個月下來省下二十小時,也不需要寫下來。 

只要保持察覺,我就能以感覺輕鬆自然的方式克服浪費時間的習慣,省下的時間就可以花在我覺得重要的事情上:個人目標、家庭目標,還有整體的人生幸福。那二十小時很快就讓我有時間開始學騎摩托車,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但過去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會有時間!懂得更有效運用時間後,我整體上過得更快樂,每星期省下更多時間,就算必須花時間在我不喜歡的事情上,也不覺得那麼有壓力了。 

了解自己的行事曆思維模式,有效解除焦慮、找回該有的從容生活!

要實現時間充裕的生活,這兩種模式並沒有優劣之分,只要能符合你的思維模式,就是最好的。不管採取哪一種模式,無論你的計劃是按時鐘還是事件擬訂,重要的是貫徹執行、堅持到底。了解自己的模式,再擬訂(或大致定出)適合自己的做法。 

先行智庫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領導管理,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先行智庫系列講座】

【先行智庫線上課程系列】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Scroll to Top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