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與ESG雙重轉型:4大策略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
數位轉型與ESG雙重轉型:4大策略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數位轉型和ESG是全球商業界談論度最高、也是企業提高營運效率的兩個優先話題。數位化側重於整個價值鏈中應用科技或機制,以產生更快、更智能和更理想的營運成果。永續則強調企業有望從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角度,為其利害關係人創造更廣泛的價值。
數位轉型與ESG雙重轉型:4大策略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 Read More »
數位轉型與ESG雙重轉型:4大策略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數位轉型和ESG是全球商業界談論度最高、也是企業提高營運效率的兩個優先話題。數位化側重於整個價值鏈中應用科技或機制,以產生更快、更智能和更理想的營運成果。永續則強調企業有望從環境、社會和治理的角度,為其利害關係人創造更廣泛的價值。
數位轉型與ESG雙重轉型:4大策略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 Read More »
永續議題的重大性評估:重新定義企業價值和發展方向。2023年第一季已進入尾聲,在金管會的規定下,今年起,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上櫃公司必須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揭露公司所鑑別之經濟、環境及社會重大議題。
台灣中小企業比重幾達98%,資本額多在20億元以下,雖然不在現行法規要求申報之列,但是合作夥伴或上下游客戶很可能要求檢視ESG的揭露,列入未來是否成為長期商業夥伴的評估項目。
在這樣的壓力下,許多中小企業將ESG與碳焦慮(包含碳費、碳稅以及碳權)劃上等號,直接尋求碳解方,以符合監理要求,卻忽略了永續目標的意義,攪亂了ESG這段旅程的步驟;可以想見後續可能出現搞錯企業目標、誤判重大性評估,痛苦而勉強地執行不符合自身企業所必須注意的ESG議題,進而造成企業錯置資源,錯過轉型契機,日後可能耗費更大的成本,削弱公司競爭力。
ESG小白看這篇!一次看懂重大性評估步驟與價值 Read More »
2023企業決策的永續趨勢:將氣候風險視為轉型加速器。立法院在農曆年前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總統於2月15日正式公告後,便是正式上路了。主管機關環保署今年首要任務,就是根據這部母法,完成碳費徵收的制定,包括決定費率、徵收對象、計算方式等。過去這二年企業界因為碳焦慮所準備的因應措施,將隨之調整及落實。
2023企業決策的永續趨勢:將氣候風險視為轉型加速器 Read More »
本文由 白佩華 撰寫,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每年1月底前,國際再保險及保險公司都會盤點前一年的巨災損失,企
數千億美元的巨災損失,再次敲響企業氣候風險的警鐘 Read More »
迎向2023趨勢,企業的ESG戰略思維。過去一年我常常被企業主管問到關於永續的議題,大致上不外乎是:
1. ESG是新的風險,範圍太廣,增加成本,企業在預算和資源上是否可以負擔?
2. 國外好像有人在反ESG浪潮?
3. 我的企業先作碳盤查,以符合規定與要求,但我不明白對我的企業有何幫助?
4. 永續與ESG有太多的專業名詞,即便每年做了永續報告的企業,仍不清楚其中的關聯性、優先順序和如何運用。
迎向2023趨勢,企業的ESG戰略思維 Read More »
身為創作者必知!出版合約的4項關鍵。在社會新聞上,三不五時可看到創作者被合作方欺騙,簽署不公平合約,例如:授權合約變成賣斷合約、版稅沒有結算、逾越授權範圍使用著作等情況,為什麼創作者很容易吃悶虧?或把自己價值談低?主要原因不外乎有三……
地緣政治遍地荊棘 COP27歧路難行,氣候融資為轉型帶來一線曙光。今年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通過30週年,也是第21屆締約方會議(COP)達成《巴黎協定》7週年。巴黎協定是有史以來,首度由全體會員國一致同意,必須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並以1.5攝氏度為目標,以避免發生不可逆的全球氣候災難。
地緣政治遍地荊棘 COP27歧路難行,氣候融資為轉型帶來一線曙光 Read More »
對esg毫無頭緒?5步驟教你如何開始。過去一年來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無疑是所有企業搜尋最多的關鍵字, 也是企業無論從董監事會的年度訓練課程,到環、安、衛(ESH)部門等所有員工訓練課程中必排的教育訓練。其中「減碳」成為台灣最熱門的話題,在全球大型企業紛紛立下時間表,規範供應鏈的加入減碳的行列,在每場演講中,Apple和台積電對供應鏈的減碳以及符合ESG 節能的例子,都成為必備的案例探討。
對ESG毫無頭緒?5步驟教你如何開始 Read More »
台灣大部分的中小企業自去年起慢慢體會到,有關ESG和永續策略的觀念,全球各國都是胡蘿蔔與棒子同時實施,並給予更明確的目標。也就是以永續為目的和2050淨零排放為企業目標、數位轉型為手段,重整氣候治理體系、碳費徵收、政策工具等;企業必須加速轉型,以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
如何規劃待辦清單?3大心法讓你高效達成任務今天一定要完成的事是什麼呢?這件事如果一不做,就會損失了時間的紅利或造成心理負擔的。當這樣問自己時,原本清空大腦所騰出來的清單中,某些行動就會特別明確地被突顯,譬如重要的聯繫、需要製作的文件或是需要書寫的文章。
如何規劃待辦清單?3大心法讓你高效達成任務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