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觀點

3個步驟喚醒內心力量,活出生命的「為什麼」

3個步驟喚醒內心的力量,活出生命的「為什麼」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摘編

要找到「為什麼」,先做這三個步驟!

在尋找自己的為什麼之前,要先完成核心三步驟,這些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循的基本過程。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為什麼,一個深植於心的目標、動機或信念,是熱情與靈感的來源。你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為什麼,或者還不曉得怎麼用言語表達。但我們保證,你一定有。你若想了解自己的為什麼,這本書可以幫助你。我們相信,所有人都有資格在起床工作充滿幹勁,辛苦一天回家以後,感覺到工作讓自我得以實現,有成就感。

不論閱讀本書的你是創業者、員工、團隊或部門領導,還是想掌握整個組織的為什麼,探索為什麼都能為工作注入熱情。並且幫助我們取得長遠的成功,得以一展抱負。

如果你是企業家

探索為什麼,有助於你向員工以及客戶或顧客傳達公司哪一點與眾不同。此外,明白你的為什麼,也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人才。每一位創業者都希望員工真心相信公司價值,但若連你自己都不清楚除了勤奮努力以外他們需要相信什麼,那你又該怎麼找到這些人?明白為什麼,才有可能招募到相信你的信念的員工,這股動機比金錢強烈太多了。明白為什麼,是招募到「契合人才」的祕訣。

● 如果你是員工

明白你自己的為什麼,可以重振或恢復你的熱情,並與公司的為什麼建立連結。假如有一天和原本待的公司分道揚鑣,清楚明白你自己的為什麼會是一項珍貴的工具,幫助你選擇下一份工作,找到一間你更有機會「融入」的公司,獲得成就感。

● 如果你是團隊或部門成員

隸屬於某個組織之下,你所在的單位很可能有自己的次文化。某些情況下,統整出團隊的為什麼,即團隊對整個組織的獨特貢獻,可以形成很大的影響。這麼做有助於從更深刻且更有意義的角度,把團隊成員與組織為世界帶來的改變串連在一起。

● 如果你想發掘整個組織的為什麼

有兩條途徑可以追溯:一是創辦人的為什麼,這可以從創始故事裡得知。假如創辦人已不可考,我們有一個辦法可以吸引組織成員參與,依據現有文化裡的最佳要素分析出為什麼。

但在區別個人或團體以前,讓我們先跳到核心過程,這些是每個人都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驟。

要找到「為什麼」,先做這三個步驟!

第一步:蒐集並分享故事

一個人只會有一個為什麼。這裡講的不是我們嚮往成為怎樣的人,而是要表達在最理想的自然狀態下,我們是怎樣的人。論本質,「為什麼」是一段緣起故事。藉由回顧過去,爬梳最重要的經驗,諸如我們遇過的事、影響我們的人、我們接觸過的生命,以及面對過的潮起潮落,從這些當中可以辨認出固定模式。

要發掘為什麼,我們必須匯集那些深刻的記憶——那些決定我們的時刻,加以審視,找出其中的關聯。探索為什麼都像在記憶的河流裡淘金:只有當你耐心淘洗過去那些意義深長的時刻,一粒一粒把金沙撿回來,金沙才會積聚成寶藏。

第二步:辨認主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參加完一場宴會回家,發現心情好到不得了,因為你遇到某個人,與你聊起從小到大的人生或是職場工作經驗?當晚部分樂趣在於,聆聽者聽到這些故事以後,對你的身分角色提出了不同想法,這個想法令你驚異改觀。比方說,你不再只是夾在兄弟姊妹之間的老二,你是把兄弟姊妹凝聚在一起的黏膠。

重新把你的過去與探索為什麼連結起來,也有類似的樂趣。在你篩選故事與人分享的同時,主題會逐漸浮現,你可能從來沒對自己或團隊表達過這樣的洞見。隨著過程一步步進行,可能會有一兩個主題比其他更閃閃發亮,感覺更大、更重要。光芒耀眼到你會指著說:「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子的。」或是:「這就是我們,我們團隊就是這樣。」這些主題將是你陳述為什麼的基礎。

第三步:寫下來,去蕪存菁

掌握了一兩個亮眼的主題,就可以試試看描述你的為什麼。盡量:

● 簡單明瞭

● 可以實行

● 著重於你對他人未來的影響

● 用你有共鳴的肯定句來表達

最後,把你描述的為什麼轉化成這個句型:

我想_________________,這樣會_________________。

沒錯,就是這麼簡潔。不用長篇大論,一句話就夠了。當然,簡潔不一定代表簡單。只用一句話,就更不能模稜兩可、避重就輕,或是用官樣文章掩飾帶過。一句話是絕對最小的公分母。一句話通常更為誠實。要是能把你的為什麼濃縮精煉成一句話,你更有可能記住它,依照它去行動。

句型的第一個空格,是你為他人生活所做出的貢獻。第二個空格則表示你的貢獻帶來的影響。我們會在後續章節詳述所有必要的細節。現在呢,我們只希望你相信這些步驟。這真的管用。

喚醒你的內心力量:你的「怎麼做」,會實現你的「為什麼」

「怎麼做」一定是行動,因為那是你為了實踐為什麼而做的事。

要找出組織的怎麼做,基本步驟與個人探索很像。「怎麼做」是一個團隊的指導原則,源自於探索為什麼的過程中出現的主題。然而,我們很常遇到一種情況,就是受邀帶領團隊探索時,該組織已經有一套社會化的價值理念。

很多時候,這些價值理念雖然大字寫在牆上,我們卻一下子就能看出沒幾個人真的知道那些話是什麼意思。如果在組織裡找一群職級不同的人,問他們組織核心價值裡寫的「正直」是什麼意思,結果卻聽到一堆不同的答案,這就是徵兆。

我們很多人都曾在這樣的公司工作,每間會議室牆上都明列著公司所謂的核心價值,用的不外乎是一些平凡無奇的企業用語,像是「真誠」、「勤奮」、「多元」,沒錯,還有「正直」。這些價值理念都很好,但它們不是「怎麼做」。

大多數公司制定核心價值時,並不清楚組織在最佳狀態能有什麼樣的發揮。這些核心價值通常流於勵志,表達的是公司希望員工學習的特質,而不是公司本身實際展現的特質。記住,「怎麼做」不是希望或嚮往,表現的不是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而是我們實際的行為模式——我們在最佳狀態下實際會做的事。「怎麼做」一定是行動,因為那是你為了實踐為什麼而做的事。

共同價值不等於怎麼做

「怎麼做」和核心價值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價值理念不包含行動,價值本身也不是行動。「禮貌」是價值,「尊重他人、和氣待人」是怎麼做。還無法立即看見核心價值的施行成效時,就更有必要區別這兩者。

想像某個人找到新工作第一天上班,在員工餐廳看到一張海報印著公司的核心價值。看到「正直」這個字,他可能心想:「這當然很好啊,但你們要我做什麼?」現在再想像同一名員工拿到一張講義,看到上面有一句話陳述公司的為什麼,同時還有怎麼做:「永遠說實話。」。

當天下午在員工訓練時間,他聽到主管說:「我們不會誇大產品的功效,哪怕是為了增進銷售也不會。」這樣一來,這名員工大概就會說:「我懂了!這我做得到。」如果希望成員依照組織的核心價值行事,我們必須能夠告訴他們,這些價值化作行動是什麼樣子。換句話說,「怎麼做」一定要簡單、可行。

有時候我們與組織的領導階層會面,他們會因為各種原因,堅守現有的公司價值。這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價值流傳已久,他們覺得突然改變會違背宗旨。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才剛花了幾百萬美元,請一家大顧問公司協助他們推展這些價值,現在又要更改,感覺好像太三心二意。

不管理由是什麼,要是你發現自己陷入這種狀況,我們建議確實按照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引導,完整進行一次團隊探索,再利用探索過程發現的主題,替已經存在的公司價值增添一些色彩。你很可能會在既有價值和你發現的主題之間找到幾個明確的交會點。協助他們建立更深刻、更有意義的連結,事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別小看生命中的小事,他能幫你找到「為什麼」

別小看生命中的小事,他能幫你找到「為什麼」,喚醒內心力量

很多人覺得,想找出為什麼必須講述很大的故事或重大事件才行,但即使是小故事,也能成為找到為什麼的線索。

大衛主持過一場工作坊,帶領一位名叫陶德的朋友探索為什麼。以下是陶德告訴大衛的故事,你也可能會說這一類故事。很多人覺得,想找出為什麼必須講述很大的故事或重大事件才行。這個例子的好處在於,雖然相對於整體來看,這似乎是一個小故事,但大衛還是有辦法以這個故事為輔助,找出那一條金線,協助陶德闡明他的為什麼。

講述這段故事以前,陶德分享了關於他人生的其他細節。他領全額籃球獎學金上大學,後來卻因為嗑藥和酗酒而失去這筆獎學金。他原本立志要進美國職籃,因此這件事不只中止了他的大學學業,也等於粉碎了他的夢想和自我認同。陶德失學後到一間酒吧工作,一邊對抗藥癮、酒癮和自殺的念頭,就是這個時候發生了這段故事:

陶德:某個星期六早上,我下班開車回家,那段路彎彎彎曲曲的。我經過看到一個小女孩在家門外賣檸檬水。要是平常,我大概會往前開走。但那天不知道為什麼,我解釋不了,就是有一股衝動想掉頭回去,把身上的零錢全部給她。我把車停在她的攤子前面,問她一杯檸檬水多少錢。「二十五分錢,」她說。

陶德:於是我說我要一杯。她走到攤子後面替我倒檸檬水,在她倒飲料的時候,我把車內杯架裡所有二十五美分硬幣全都撈出來,這些是我工作收到的小費累積起來的,加一加大概將近有四十美元吧。那個女孩把檸檬水遞給我,我抓著一大把硬幣放進她的小手掌裡,接著再一把,又一把。我每放一把都看到她的眼睛亮起來。她好高興地轉身跑進屋裡。

陶德:你可能猜到,我把車開走的時候,心情很好。但接著卻發生了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我突然湧起一股情緒,控制不了地放聲大哭。我哭得好慘,哭到不得不把車停在路邊。真的很不可思議。

大衛:哇,聽起來好感動。想必你以前也做過讓你哭出來的事。你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分享,但你選擇分享這個故事,特別的地方是什麼?

陶德: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覺得,我為了某個人而付出。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沒把自己放在第一優先。這件事把我給狠狠敲醒,照亮了我的靈魂,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我好想讓別人也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很重要。我想讓別人感覺到,他們可以成就更多事、變成更好的人。從那一刻起,我就想和全世界分享我當時的心情。

探索過程到了最後,大衛發現為人奉獻的主軸,貫串了陶德多個重要的故事。如同他為賣檸檬水的小女孩所做的事情,陶德的「為什麼」是想點亮他人對自身潛力的想像,這樣他們才能找到動力,為人生做更多的事。奇妙的是,陶德的「為什麼」也正是發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他的想像力被點亮了,他因此找到動力,為人生做更多的事情。

先行智庫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服務內容包含企業內訓、顧問諮詢以及領導管理,了解更多企業服務內容:https://kscthinktank.com.tw/custom-training/

【先行智庫系列講座】

【先行智庫線上課程系列】

Facebook
LinkedIn
聯絡我們表單
Scroll to Top
取得最新資訊

訂閱每週最新消息